摘要:单极性全桥逆变相对于双极性逆变损耗低,电磁干扰少,单极性SPWM更适用于逆变控制,但该控制方式存在一个过零点振荡。介绍了单极性逆变中的双边SPWM的控制方法,分析了这种控制方法在正弦波电压过零点附近的振荡现象,提出一种解决过零点振荡的方案,并经实验验证。
关键词:全桥逆变,单极性,正弦波脉宽调制,过零点振荡
0 引言
当前众多电源应用领域对交流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电网直接供电方式在很多场合已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对电网或者其他能源处理后逆变输出。高质量的逆变电源已经成为电源技术的重要研究对象。全桥架构又是逆变器中非常重要的架构。全桥逆变控制方式主要分为双极性控制方式和单极性控制方式。双极性控制是对角的一对开关为同步开关,桥臂上下管之间除死区时间外为互补开关,控制相对简单,但是它的开关损耗高,存在很大的开关谐波,电磁干扰大,而单极性控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全桥逆变器单极性控制仅用一对高频开关,相对于双极性控制具有损耗低、电磁干扰小、无开关频率级谐波等优点,正在取代双极性逆变控制方式。但由于控制环路的延时作用,单极性控制方式的逆变器仍然受一个问题的困扰,即在过零点存在一个明显的振荡。单极性控制方式又包括单边方式和双边方式,双边方式相对于单边方式在抑止过零点振荡方面有一定优势[1],但仍然无法做到过零点的平滑过渡。为了提高逆变器的输出波形质量,本文分析了单极性双边控制方式,分析了其振荡产生原因,并介绍一种解决过零点振荡的方案。
1 主电路拓扑
图1 全桥逆变器拓扑
2 单极性双边SPWM控制方式
图2 单极性双边SPWM控制方式开关信号的产生
3 过零点振荡分析
图3为双边SPWM控制方法在过零点附近的SPWM示意图。图中E1理论上为跟基准(电压波形)同相位的误差信号,由于在电压环和电流环两个环节中存在积分环节,实际的误差信号E2会与基准信号相差一个相位。图3中SPWM1是理论上的高频臂上管(S3)的驱动信号,SPWM2则是实际的高频臂上管(S3)的驱动信号。
1)t0~t1区间 由图3可以看到,在t0~t1区间,由于给定的低频臂信号为高电平1,对应主电路低频臂下管(S2)导通,图3中SPWM对应的高频臂上管(S3)的驱动信号,当误差信号(E1或E2)大于三角波,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小于则输出低电平,以此获得SPWM1或SPWM2。由图3可以知道在t0~t1区间,输出正弦波由正逐渐变为0。由于E2滞后于理想的误差信号E1,在t1时刻正半波向负半波转变时E2会大于E1,造成的影响就是过零点附近实际的占空比SPWM2要大于SPWM1。理论上此时的正弦波输出逐步减小到零,到零后再进行低频臂的切换,而事实上并不是降到零就会进行低频臂的切换。
图3 双边SPWM控制在过零点附近的SPWM示意图
4 过零点振荡的观察结果
(a)上升沿 (b)下降沿
图6 逆变过零点的输出
5 解决方案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对于单极性SPWM全桥逆变器,由于它的电流环和电压环都存在积分环节,因此,误差信号相对于给定信号不可避免存在一个延迟,这个延迟在非零点附近不会对系统的输出造成影响。但是,在过零点附近,由于单极性SPWM需要换向,积分环节的延迟就会造成一个振荡。这是由控制系统本身缺陷所致,若要消除该振荡,就需要改进控制系统,以消除积分环节延迟的影响。
图7 电流环积分电容上的电压
因此,如果在切换点使电流环在约100μs的时段内由积分环节变为比例环节,将会有效地避免这个充放电过程,从而避免了运放输出点的过冲,也避免了逆变器过零点的振荡。
图8 过零点调整电路示意图
6 实验结果
(a)上升沿 (b)下降沿
图10 改进后的逆变器过零点波形
7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