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桥村简介
泉水桥村现位于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北部(明清时期属于义宁县平安乡第一都第一图上乡里)。约在东经110度4分23.4秒,北纬25度28分35秒。距桂林市中心约40公里的321国道旁。这里的泉水四季清澈、甘甜可口、冬暖夏凉,冬天可以洗澡,夏天可以在泉水边乘凉。泉眼原来有三口 ,现在的上寨一口,下寨(现在本族居住地)两口,一口在现在的祠堂正前面,现在已经慌弃,只剩下一口在这个泉眼的北侧10米处,由于泉水清澈甘甜又是在古商道的桥的上游,故在约500年前就得名“泉水桥村”。
从明永乐二年本李开基始祖必昌公迁居今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泉水桥村东面的灉江堡“铺肚”到公元2007年,已经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古代从灉江堡到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公平乡或到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宛田镇司坪村古商道中转站,另一条商道是从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途径泉水桥村前的石板桥(建筑年代已失传),在约公元1750年左右从下游往上移约50米的现在位置。经新铺,往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江勒寨及葡萄村。
其中必昌公原配麻姑,相传麻姑常年绩麻(柒麻。加工麻的一种方法),因此人称麻姑,也叫柒麻姑,麻姑贤惠,为人和蔼,隔壁临舍都很喜欢将小孩送给麻姑娘带管。一天电光闪闪,雷雨交加之时,有人目见麻姑娘尚未生育就携带一群小孩乘上龙船陈锣阵鼓,趁着闪电雷光赴往天廷成仙。尔后必昌公喜悲交集,只以建造龙船庙敬之报恩。从此本村长期绩麻织布、绩草鞋,后发展采竹编斗笠。。
到了十一世祖相臣公,根据历代家传臣公出世单寒、为人勤俭、行善修德、由贫臻富,置田园两千余亩,创屋宇六十余间,在當時可谓富有之家。臣公育四子:长子呈珖、次子呈瑞、三子呈球、四子呈璋,均发展成为现在本李六望支中的四望支。在乾隆到嘉庆年间,相臣公之孙绣华当时考乡试,在武考的马试时,由于用力过猛,把马夹死。当时考官认为他会法术,剥夺了他考试资格。
到2007年9月止,本李族现不含外嫁人口约410人,其中教授1人,特级工程师1人,校长2人,教师5人,本科2人,专科3人,大专10人,师范3人,中专5人, 高中3人。在读高中以上学历多人。进入公元2000年后,本村发展多种经营,种果树、养殖畜禽。形成一片繁荣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