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艾灸针灸百问来源于瑞达科技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12   文章录入:瑞达  责任编辑:瑞达科技

 灸关元,中脘,足三里,以及局部疼痛点。
  50、帕金森氏综合证怎么治?
  帕金森氏综合证,又名震颤综合证,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由于肾气亏损,致使「水不涵木」,再加上思虑过度,忧郁烦闷而导致「肝风内动」,外部则表现为震颤。而且,患者以男性居多.若重灸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治愈的希望非常大。
  现在这种病的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甚至廿几岁的患者也是不乏其人,主要原因就是元气大伤.就会出现震颤的症状。我们平日经常可以见到自己或其它人在用筷子夹食物或用手指捏持物品时,手会出现发抖、发颤的现象,这就属于轻微的帕金森氏综合证。这时一定是自己感到较为虚弱的时候,必须灸关元补元气。
  51、美尼尔氏综合证怎么灸?
  答由于肾虚,肾阳虚弱,水气内停所造成。若重灸中脘,并辅以关元穴,足三里。也可获速效,因为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关元穴可以使清阳上升。轻证可以直接以艾烟熏耳朵。
  52、强直性脊柱炎怎么灸?
  王正龙说,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16~30岁之间,白人发病率在千分之四,男性多于女性,腰椎的运动全凭真阳扶持,房痨就会造成真阳亏损,腰椎是人体的运动枢纽,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都在此转枢,倘若精气亏损而不能枢转,腰部的气血就容易凝滞,寒湿之邪就会乘虚而入,于是就会产生痛感,医生往往因此会给患者大量服用滋阴补肾的药物,从而导致寒湿之邪侵入并停滞于腰脊,真阳的运行,天长日久便会导致使患者脊柱强直而难于屈伸,中医称之为「痿痹」。也就是说,强直性脊柱炎是由于医生的误治造成的。
  如今的医生都认为此病属于闭塞,却不知属于元阳亏损,都一味地给患者大量服用逐瘀通络的药物(如蚂蚊、蜈蚣、蝎子等),却从未见哪位医生为患者服用袪寒兴阳的药物,从而导致患者的元气因为破瘀的原因而更加受损,逐渐使得强直性脊柱炎日趋加重。
  事实表明,许多患者在经过医生治疗以后,发病的频率反而加快了,这就是在没有恢复元气的情况下活血化瘀通络以及激素药物的缘故,因为化瘀通络的药物必须利用元气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对元气不能加以恢复和补充,必然就会损伤元气。而激素则是通过抽取剩馀的元气,以达到暂时消除症状的目的。
  现代中医还经常用滋阴润燥、活血通络的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为滋阴可以滋润筋,使硬化的筋组织变软。此说似乎有理,其实极为!这又不是用水发牛蹄筋儿。
  「阴虚阳盛」尚可滋阴,而「阴盛阳虚」却绝对不可滋阴。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萎靡、行动无力,皮肤干燥,肌肉萎缩,明明是「阴盛阳虚」证,明明是阳(虚)不能化阴(邪)、阳(虚)不能生(真)阴的表现。若是阴虚阳盛证,用数剂清凉的药就可以使患者康复,为何所治患者多年未愈,并且病情继续加重?许多医生还说:「现代医学尚有缺陷之处,所以不能治愈,能维持就算万幸了。
  《内经》上明明白白地说:「津液存焉,气化则能出焉。」所谓「气化」,就是用兴阳之法。西医只知消炎,不知元气虚实,所以也不能治愈此类疾病。无怪乎医的专家教授们说:「这种病能够维持不发展就是奇迹了。」而且,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名起得就不科学,因为不是由于炎症引起的这种疾病,而是由于肾阳虚弱以及误用寒凉药物而引起的痹症和炎症。
  《内经》云:「治痿独取阳明。」治疗原则宜用大辛大甘以「守中扶阳」,中宫阳复,经气渐足,转输正常,痿证必愈。
  治疗期间,骨节和肌肉会非常酸痛,这是真阳深入骨节、肌肉,疏通经脉、阴邪的表现,此时切不可停药,尽量不吃激素类止痛药(倘若挺不住,服用少许激素以缓解症状也是可以的),一旦挺过这一关,就是另一番天地。
  若重灸关元穴、中脘穴(以中脘穴3壮、关元穴2壮作为比例,灸至800~1,000壮以上方能有效),可以将寒邪基本去除干净,在使用灸疗期间,骨节和肌肉非常酸痛的感受会很短暂,但会很强烈,尤其灸至500壮以后,脊椎(病灶)的钻痛感才开始强烈,这是脊椎的经脉开始开通的表现,必须挺过这一关。每次灸完以后,都会有病情减轻的感受,患者自然会主动找医生继续施灸的。
  在服药期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会逐渐由强直变为活化,但需要三五个月的时间。而在此期间,人的真阳开始恢复,依然会不断地在病灶上产生作用,腰腿部仍然会感到疼痛,甚至会很强烈。注意,酸痛重的感觉由腰部传向腿或脚就是好转的表现,而腿部疾病传向腰部就是恶化的表现。
  而且,重灸一次只能治愈一半,必须在三个月后再重灸一次,方能基本治愈。
  注意,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用服药的方疗,而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就必须使用重灸法,甚至用「铺灸」法。如果病情较轻,「铺灸」的艾条长度可以根据病灶的长度而定,可以加快脊柱的活化速度。但是,必须在服药或重灸后,元气基本恢复的情况下使用。如果只是单地使用「铺灸」,只会使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