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臭牡丹来源于瑞达科技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5   文章录入:瑞达  责任编辑:瑞达科技

臭牡丹_中医中药
    臭牡丹(学名:Clerodendrum bungei)为马鞭草科大青属的植物。叶色浓绿,花朵优美,花期长,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园林花卉。而且适应性非常广,抗逆性强,对水肥要求不严,管理粗放,非常符合当前城市建设应用节约型园林植物的要求。适宜栽于坡地、林下或树丛旁。由于它萌孽生长密集,还可作为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用于护坡、保持水土。中药中的臭牡丹一味即来自臭牡丹的根、茎、叶,具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之效。夏季采叶、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备用。著名的云南蛇药中即含有“臭牡丹”。

原变种
     灌木,高1-2米,植株有臭味;花序轴、叶柄密被褐色、黄褐色或紫生长习性色脱落性的柔毛;小枝近圆形,皮孔显著。叶片纸质,宽卵形或卵形,长8-20厘米,宽5-1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截形或心形,边缘具粗或细锯齿,侧脉4-6对,表面散生短柔毛,背面疏生短柔毛和散生腺点或无毛,基部脉腋有数个盘状腺体;叶柄长4-17厘米。
    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密集;苞片叶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3厘米,早落或花时不落,早落后在花序梗上残留凸起的痕迹,小苞片披针形,长约1.8厘米;花萼钟状,长2-6毫米,被短柔毛及少数盘状腺体,萼齿三角形或狭三角形,长1-3毫米;花冠淡红色、红色或紫红色,花冠管长2-3厘米,裂片倒卵形,长5-8毫米;雄蕊及花柱均突出花冠外;花柱短于、等于或稍长于雄蕊;柱头2裂,子房4室。核果近球形,径0.6-1.2厘米,成熟时蓝黑色。花果期5-11月

   药用

    采集:夏季采叶、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备用。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切段。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心、胃、大肠经。
    功能:解毒消肿,祛风除湿,平肝潜阳。用于眩晕,痈疽,疔疮,乳痈,痔疮,湿疹,丹毒,风湿痹痛[5]。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成份:臭牡丹叶和茎含有琥珀酸(succinic acid),茴香酸(anisic acid),香草鞋酸(vanillic acid),乳酸镁(magnesium lac-tate),硝酸钾(potassium nitrate)和麦芽醇(maltol)。[5]
   功效 :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 ①《纲目拾遗》:"洗痔疮,治疔,一切痈疽,脱肛。" ②《福建民间草药》:"活血散瘀,拔毒消痈。"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养血,平肝。治崩带及小儿疳气。" ④江西《草药手册》:"叶:有降压作用。" 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止痛。"
选方

   治疔疮:
     苍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捣烂,新汲水调服。泻下黑水愈(《赤水玄珠》);

   治痈疽:
      臭牡丹枝叶捣烂罨之(《纲目拾遗》);

   治痈肿发背:
     臭牡丹叶晒干,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若溃后局部红热不退,疮口作痛者,用蜂蜜或麻油调敷,至红退痛止为度(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药》)

   治乳腺炎:
     鲜臭牡丹叶半斤,蒲公英三钱,麦冬全草四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治肺脓疡,多发性疖肿:
     臭牡丹全草三两,鱼腥草一两。水煎服。

   治关节炎:
     臭牡丹鲜叶。绞汁,冲黄酒服,每天两次,每次一杯,连服二十天。如有好转,再续服至痊愈。

   治头痛:
     臭牡丹叶三钱,芎藭二钱,头花千金藤根一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疟疾:
     臭牡丹枝头嫩叶(晒干,研末)一两,生甘草末一钱。二味混合,饭和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七丸,早晨用生姜汤送下。(《江西民间草药》)

   治火牙痛:
     鲜臭牡丹叶一至二两。煮豆腐服。(江西《草药手册》)

   治内外痔:
     臭牡丹叶四两。煎水,加食盐少许,放桶内,乘热熏患处,至水凉为度,渣再煎再熏,一日二次。(《江西民间草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