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创新发展针灸的理论体系来源于瑞达科技网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10 文章录入:瑞达 责任编辑:瑞达科技 | |
|
|
导读:创新发展针灸的理论体系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肯定,更是对中医针灸工作者的鞭策。目前,中医针灸已经走向了国际,已经成为了“世界针灸”,现在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有相关立法,针灸教育发展迅速。用“针”来带动中医走向国际,针灸已成为中医的一块“金字招牌”。据统计,针灸已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和研究。怎样将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使中医针灸以最佳状态应对国际化发展的形势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中医针灸是鲜活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它最好的保护就是在实践中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发挥中医针灸的作用,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创新发展针灸的理论体系 目前,针灸理论体系核心内容源于《黄帝内经》,到了近代受到“大方脉”理论的束缚,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大大减弱,而大量试验研究的结果,又很少回归并补充到针灸理论体系中。随着“世界针灸”的发展,一些源于现代生物医学的研究结果也没能被纳入针灸理论体系,致使国际上已经有了“西方针灸”等理论萌芽,所以源于古典、基于临床、吸纳现代、包容开放地完善针灸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当代中医针灸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要把针灸的新发现融入到理论中。 改变以疗法分科的服务模式 针灸可以治疗的病症是多方面的,目前以疗法分科而形成的服务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大多数适宜病种接受针灸诊治。同时,随着医学目的调整,在健康保障、治未病中发挥针灸无副作用、耐受性不明显、可以较长时间使用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创新机制改变服务模式,也成为发展的当务之急。对此,中国针灸应做出表率和示范。同时,针灸包括的疗法有很多种,各自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而目前的实践中往往以“针”为主,其他方法应用很少,针灸疗法的综合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开展大样本临床验证性研究 目前针灸临床研究以经验总结为主,很难获得主流医学认同,也阻碍了针灸疗效提高。因此,应当在财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已成熟的诊疗方案或疗效明确的针灸疗法开展验证性研究。要建立合适的研究假说与合适有效的对照,选择能体现针灸疗效、国际公认的评价指标,在符合伦理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解释性随机对照设计,采取中央随机,严格控制质量和数据管理,减少偏倚和病例脱落。同时要提高研究透明化,研究报告要符合国际上公认的发表规范。这样的研究可以提高针灸的公认度,为产生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提供支撑。如我国专家开展的得气对面瘫的影响以及针刺镇痛机制等研究。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其核心是在保持针灸个体诊疗的同时,利用临床实际的诊疗数据进行研究。我国有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这为我国产生大量针灸临床证据发挥主导作用奠定了根本基础,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 加强针灸技师的培养 目前的中医药发展,侧重于培养中医医师,而对中医技师的培养没有相应的支持。然而中医针灸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大范围开展针灸技师的教育和培养,以适应临床的需要。中医针灸在古代的发明创造只是一个开端,需要每个人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人物背景 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评价方法重点研究室主任,兼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全国针灸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学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本报记者 周蔓仪整理)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