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物种起源 第十四章 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来源于瑞达网
http://www.hy928.net/ 2018/4/7 达尔文 网络复制标题和链接

群的一个成员类似到足够的程度,而得到某些轻微的保护;这就产生了以后获得最 完全类似的基础。
    论连结生物的亲缘关系的性质— 大属的优势物种的变异了的后代,有承继一些优 越性的倾向,这种优越性曾使它们所属的群变得巨大和使它们的父母占有优势,闺此它 们几乎肯定地会广为散布,并在自然组成中取得日益增多的地方。每一纲里较大的和较 占优势的群因此就有继续增大的倾向;结果它们会把许多较小的和较弱的群排挤掉。这 样,我们便能解释一切现代的和绝灭的生物被包括在少数的大目以及更少数的事实。有 一个惊人的事实可以阐明,较高级的群在数目上是何等地少,而它们在整个世界的散布 又是何等地广泛,澳洲被发现后,从没有增加可立一个新纲的昆虫;并且在植物界方面, 据我从胡克博士那里得知,只增加了两三个小科。
    在《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一章里,我曾根据每一群的性状在长期连续的变异过 程中一般分歧很大的原理,企图示明为什么比较古老的生物类型的性状常常在某种程度 上介于现存群之间。因为某些少数古老的中间类型把变异很少的后代遗留到今天,这些 就组成了我们所谓的中介物种(osculant species)或畸变物种(aberrant specis)。 任何类型愈是脱离常规,则已灭绝而完全消失的连结类型的数目就一定愈大。我们有证 据表明,畸变的群因绝灭而遭受严重损失,困为它们几乎常常只有极少数的物种;而这 类物种照它们实际存在的情况看来一般彼此差异极大,这又意味着绝灭。例如,鸭嘴兽 和肺鱼属,如果每一属都不是像现在那样由单独一个物种或两三个物种来代表,而是由 十多个物种来代表,大概还不会使它们减少到脱离常规的程度,我想,我们只能根据以 下的情形来解释这一事实,即把畸变的群看做是被比较成功的竞争者所征服的类型,它 们只有少数成员在异常有利的条件下仍旧存在。
    沃特豪斯先生曾指出,当一个动物群的成员与一个十分不同的群表现有亲缘关系时, 这种亲缘关系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一般的,而不是特殊的;例如,按照沃特豪斯先生的意 见,在一切啮齿类中,哔鼠与有袋类的关系最近;但是在它同这个“目”接近的诸点中, 它的关系是一般的,也就是说,并不与任何一个有袋类的物种特别接近。因为亲缘关系 的诸点被相信是真实的,不只是适应性的,按照我们的观点,它们就必须归因于共同祖 先的遗传,所以我们必须假定,或者,一切啮齿类,包括哔鼠在内,从某种古代的有袋 类分支出来,而这种古代有袋类在和一切现存的有袋类的关系中,自然具有中间的性状; 或者,啮齿类和有袋类两者都从一个共同祖先分支出来,并且两者以后在不同的方向上 都发生过大量的变异。不论依据哪种观点,我们都必须假定哔鼠通过遗传比其他啮齿类 曾经保存下更多的古代祖先性状;所以它不会与任何一个现存的有袋类特别有关系,但 是由于部分地保存了它们共同祖先的性状,或者这一群的某种早期成员的性状,而间接 地与一切或几乎一切有袋类有关系。另一方面,按照沃特豪斯先生所指出的,在一切有 袋类中,袋熊(Phascolomys)不是与啮齿类的任何一个物种,而是与整个的啮齿目最相 类似。但是,在这种情形里,很可以猜测这种类似只是同功的,由于袋熊已经适应了像 啮齿类那样的习性。老得康多尔在不同科植物中做过几乎相似的观察。
    依据由一个共同祖先传下来的物种在性状上的增多和逐渐分歧的原理,并且依据它 们通过遗传保存若干共同性状的事实,我们就能理解何以同一科或更高级的群的成员都 由非常复杂的辐射形的亲缘关系彼此连结在一起。因为通过绝灭而分裂成不同群和亚群 的整个科的共同祖先,将会把它的某些性状,经过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化,遗传给 一切物种;结果它们将由各种不同长度的迂回的亲缘关系线(正如在经常提起的那个图 解中所看到的)彼此关联起来,通过许多祖先而上升。因为,甚至依靠系统树的帮助也 不容易示明任何古代贵族家庭的无数亲属之间的血统关系,而且不依靠这种帮助又几乎 不可能示明那种关系,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下述情况:博物学者们在同一个大的自然纲里 已经看出许多现存成员和绝灭成员之间有各式各样亲缘关系,但在没有图解的帮助下, 要想对这等关系进行描述,是非常困难的。
    绝灭,正如我们在第四章里看到的,在规定和扩大每一纲里的若干群之间的距离有 着重要的作用。这样,我们便可依据下述信念来解释整个纲彼此界限分明的原因,例如 鸟类与一切其他脊椎动物的界限。这信念就是,许多古代生物类型已完全消灭,而这些 类型的远祖曾把鸟类的早期祖先与当时较不分化的其他脊椎动物连结在一起,可是曾把 鱼类和两栖类一度连结起来的生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