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
共工氏与女娲争帝,女娲命祝融氏领兵攻打共工氏。(标准的说法是某个复姓女娲的女皇命令祝融氏攻打共工氏,祝融又名正火,是古代的官职,共工也是古代的治水官职,那个倒霉的共工的父亲也当过正火官职,也是祝融,结果人首蛇身的女娲大神跑出来补的天。)。
共工氏兵败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
不周山乃撑天之柱,被共工氏一撞,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响。山体崩塌,天柱折断,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上倒灌。平原上的人多数都被淹死了,幸存者只好逃往山上。但是,山林是兽类的领地,它们受到侵扰后十分愤怒,向人类发起疯狂的攻击。又有许多人被野兽咬死,吃掉。人类遭遇到了空前的灾难,有的被洪水淹死,有的被崩塌的山石砸死,有的被凶猛的野兽和大鸟杀害,人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女娲补天是三晋大地影响最广泛的神话。这个神话出自《淮南子·览冥篇》,全文如下: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shui。苍天补,四极正;淫shui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当天空出现彩虹的时候,就是我们伟大的女娲的补天神石的彩光。经过这场浩劫,人类幸存者已经很少。为了使人类能再次发展增多,女娲便以黄土和泥,用双手捏起泥人来。
【女娲新解】
“娲”字的读音实质上说明了女娲氏的事迹。“娲”字读音模拟的是勺子在锅底摩擦刮过时发出的“嘎嘎”声,娲读wā,嘎读gā,读音相近。娲的本字应该是“呙”。“呙”字为一种器物名称,这种器物经常被歪斜,被剐而发出“嘎嘎”声,并且与禾有关,是古代一种用来烧煮食物的“锅”。《集韵》称“呙或作鬲”。“鬲”表示古代一种炊器,类似于鼎。可见“呙、鬲”二字原本表示的是同一种器物,只是前者是从主观功用角度来描述,后者则从客观形状角度来描述。
生火做饭向来是女人的事情,古人记录到女娲氏时,在“呙”字上配上一个女字符号而造出“娲”字,其实正是家庭主妇的形象。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彩陶上经常出蛙和大鲵纹图案,青蛙叫声呱呱,大鲵俗称娃娃鱼,叫声如小儿哭,其实是绘画人借以为声符。青蛙和鲵同为水陆两栖动物,多生活在水边,而用陶器烧煮食物也离不开水,把青蛙和大鲵画在加工烧煮食物的陶器上,用以表示吃饱喝足的美好愿望。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的陶器是在伏羲氏时代未期,古人在葫芦底部涂泥防火以便烧煮食物的过程中发明了陶器,而历史传说则暗示女娲氏时代紧接伏羲氏时代,说明女娲氏时代其实正是以陶呙或陶鬲为代表的陶器时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的医药秘方均是收集而得,如需使用请先到专业中医药师处咨询方可使用,本站不对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