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乙巳(蛇)年 三月初二 戊戌(狗)日 |
广东潮汕庙会 广西各地庙会 常德市庙会 西安市庙会 蓝田县庙会 周至县庙会 岳阳市庙会 徐州市庙会 南京市庙会 蚌埠市庙会 阜阳市庙会 颍州区庙会 颍东区庙会 颍泉区庙会 太和县庙会 阜南县庙会 颍上县庙会 无为市庙会 界首市庙会 定远县庙会 江阴市庙会 宜兴市庙会 新吴滨湖区庙会 惠山区庙会 锡山区庙会 行唐县庙会 瑶族盘王节 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月二龙抬头节 壮族三月三 四月八牛王节 五月五端午节 六月六 七月七七夕节 七月半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九重阳节 十月一寒衣节 十二月初八腊八节 小年节 除夕节
2025年十月一寒衣节是按农历尾数赶会的,在庙会圩日表里面,
赶的是十月初一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
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的到来。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
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寒衣节体现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孝顺传统, 体现了儒家孝文化的自然生态伦理。寒衣节不完全排斥女性的参与,女性在寒衣节期间主持节俗事象,也体现了女性在创建、培养、维持社会关系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全国各地市区县乡镇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也是中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
注日期:未注明的情况下1、2、3为阳历,一、二、三为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