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炙甘草四两(12g)、生姜三两(9g)、人参二两(6g)、生地黄一斤(50g)、去皮桂枝三两(9g)、阿胶二两(6g)、去心麦门冬半升(10g)、麻仁半升(10g) 、擘大枣三十枚(10枚)。
【用法】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功效】滋阴养血,益气复脉。
【主治】
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
2.虚劳肺痿咳嗽,或吐涎沫,形瘦短气,自汗盗汗,虚烦不眠,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方解】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生地黄滋阴养心,养血充脉。二药重用,益气养血以复脉,共为君药。人参、大枣补益心脾,合炙甘草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化生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阴养血补心,配生地黄滋心阴,养心血,以充血脉,共为臣药。桂枝、生姜温心阳而通血脉,使气血畅通脉气接续有源,并使诸味厚之品滋而不腻,共为佐药。桂枝与甘草合用,又能辛甘化阳,通心脉而和气血,以振心阳。用法中加清酒煎服,温阳通脉,以助药力,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沛,阴阳调和,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由于炙甘草、人参亦可补肺气,润肺止咳;阿胶、麦冬又善养肺阴,润肺燥;生地黄、火麻仁长于滋补肾水,与阿胶、麦冬合用,有“金水相生”之功,故可用于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的治疗。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应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心动悸,脉结代,虚赢少气,舌光少苔为辨证要点。
2.心律失常:对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定,对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后纳入8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炙甘草汤随证加减治疗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心悸患者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且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第28期)
3.早搏: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室性早搏100例,与盐酸美西律治疗78例对照,疗程为2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以治疗后经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搏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治愈;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搏次数减少50%以上为好转。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89%,且治疗组Holter记录室早次数下降优于对照组。(《安徽医药》2007年第10期)
4.失眠:本方加减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30例,与阿普唑仑治疗组30例对照,疗程为21日。临床疗效评价以睡眠恢复正常,每晚睡眠时间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梦少无疲乏感为痊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6.67%。且对照组有药物依赖性,治疗组未出现药物依赖性。(《中国老年性杂志》2012年第17期)
5.心力衰竭:本方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25例,与西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24例对照,疗程为3周。临床疗效评价以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并通过超声观察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9.2%。(《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便秘:本方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42例,疗程为10日。结果:38例患者于治疗5日后正常排便,4例患者于治疗10日后正常排便。(《山东中医杂志》2007年第1期)
7.心肌炎:本方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5例,与西药(ATP、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C)治疗25例对照,疗程为4~6周。临床疗效评价以症状和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及心功能检查正常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年第3期)
8.使用注意:采用水酒合煎,文火久煎;阴虚内热者慎用。
【现代研究】现代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实验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超微结构,降低外周血肌钙蛋白含量及脑钠肽含量,以实现保护受损心肌的作用。
【方歌】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裹,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的医药、秘方、药方、穴位、针灸及诊断方法等均是收集而得,如需使用请先到专业中医药师处咨询方可使用,本站不对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