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软件 电影 商品
您现在的位置: 华玉生活网 >> 养生 >> 针灸艾灸 >> 正文>>繁体中文

景向红 比较传统中医针灸和西方针灸差异

导读:景向红比较传统中医针灸和西方针灸差异

景向红,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针灸》副主编。

比较传统中医针灸和西方针灸,发现存在四个方面差异:

一是理论基础相差甚远。中医针灸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而西方针灸不言穴位和经络,它吸收了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认为针刺的5大作用机制分别为:针刺的局部作用;针刺的同脊髓节段作用;针刺的跨脊髓节段作用;扳机点的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

二是刺激部位不同。中国针灸以穴位为刺激部位,在教科书上往往是一个固定的位置,而在临床上医生则要通过“切、按、循”来寻找。西方针灸在临床应用上淡化穴位的部位,强调刺激点或者扳机点。扳机点是指骨骼肌内可触及的紧绷肌带所含的局部高度敏感的压痛点。

当然穴位和扳机点有重叠,虽然对重叠的百分比仍有争议,但是在对疼痛的治疗中重叠率达到95%。当然与扳机点相比,针灸的腧穴理论包含的内容更丰富。

三是刺激的方式差别。中医针灸刺激方式多,讲究手法和得气,强调“气至而有效”;西方针灸采用经皮电刺激或者浅刺或者弱刺激,而且刺激的时间不同,针刺的次数也不同。

四是治疗疾病种类不同。西方针灸治疗疾病以疼痛为主,主要治疗体表肌筋膜痛;而中医针灸对疾病的治疗除疼痛外,更注重对内脏功能的调节以及对全身气血的调节。对于疼痛的治疗,西方针灸以神经节段理论来解释,中医针灸则以经络理论来解释,适当的配伍调整内脏的功能,才可能“标本兼治”,而非简单的镇痛。

通过这些比较,我们也更加明确中医针灸目前面临的问题。如中医针灸的理论体系庞杂,名词概念含义不够明确,临床上有多种解释,并存在明显的理论脱离实践问题。对穴位部位和功能认识不充分,将穴位的动态部位变化、穴位特异性效应和广谱效应混淆,同时对穴位、疾病和刺激的关系认识不够完善等。因此构建体现针灸理论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概念明确、表述规范,能够指导临床的现代针灸理论体系框架成为目前的重要任务。

尽管目前西方的针灸研究重点仍然是临床疗效证据,而国内针灸临床研究更关注各种针法的效应、针灸优势病种等。但无论是对针灸的科学基础研究还是针灸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建立,每前进的一小步必然带动针灸学科前进一大步。

人体常用穴位高清图下载
常用病例施灸取穴参考表(完整版)下载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的医药、秘方、药方、穴位、针灸及诊断方法等均是收集而得,如需使用请先到专业中医药师处咨询方可使用,本站不对其负责。

  • 扩展阅读
  • 上一篇文章:
  • 【返回网站首页】 【返回针灸艾灸】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服务声明 | 充值中心| 华安五金电器 | 收费标准| 论坛| 留言| 实用查询| 会员中心| 下载帮助| 设为首页|

    技术支持:瑞达科技 即时交谈QQ:237013889 QQ群:13810759 E-Mail:237013889@qq.com
    非盈利网站,如有侵权,请来信来电告知,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桂ICP备17008104号 华玉生活网网站统计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