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下关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缓解治疗牙痛、牙齿紧闭、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作用,下关穴的位置: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详见本文图解下关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下关穴的准确位置图】
【图解下关穴的位置】
【下关穴】位于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
【3分钟取穴】闭口,食指、中指并拢,食指贴于耳垂旁,中指指腹处即是。
【取穴技巧】侧坐,在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穴位解剖】 当颧弓下缘,皮下有腮腺,为咬肌起始部;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正当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的面部经穴,出自《灵枢.本输》,为足阳明、少阳之会《针灸甲乙经》。
【穴义】胃经提供头部的气血物质在此分清降浊。
【名解】“下”,指此处穴位调节的气血物质属阴、属下的浊重水湿;“关”,关卡的意思。“下关”的意思就是说,此处穴位对胃经上输头部的气血物质中的阴浊部分具有类似关卡的作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动规律】滞重的水湿部分由天部沉降至地部,轻质的阳气循经上传头维穴。
【功能作用】胃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
【下关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耳聋、耳鸣、牙痛、口眼斜、三叉神经痛、下颌疼痛、牙关紧闭、面痛、面瘫等。
【作用功效】消肿止痛,安神利窍,聪耳通络。
【穴位配伍】牙痛配伍穴位:颊车穴、下关穴、合谷穴。
面瘫配伍穴位:下关穴、地仓穴、四白穴、颊车穴、合谷穴
耳聋配伍穴位:听宫穴、下关穴、太冲穴、中渚穴。
疾病概述:以牙齿及牙龈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多因平素口腔不洁或过食厚味、胃腑积热、胃火上冲,或风火邪毒侵犯、伤及牙齿,或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灼烁牙龈等引起。
按摩顺序与技法:正坐或仰卧,轻咬牙,按压颊车穴3分钟;然后按压下关穴3分钟;最后轻柔合谷穴5分钟。
【临床运用】
(1)牙痛、牙龈肿痛、牙关开合不利,口噤。
用穴义:本穴正当下颌关节处,是牙齿开合之机关,且属足阳明经,其经脉人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上述病证取本穴常用于治疗齿痛、牙关不力、口噤等症,对风火上冲和阳明热盛所致者效果更优。
(2)面痛、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
用穴义:足阳明经循行于口、鼻、面部,上述病证,取本穴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对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面痛、口眼歪斜均可选用,常与颧髎穴、颊车穴、地仓穴、合谷穴等配伍应用。该穴皮肤由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分布,深层由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分支翼外肌神经支配,并支配咬肌,下牙槽神经、舌神经等。
(3)耳聋、耳鸣、耳痛、聤耳流脓
用穴义:本穴位于耳前,其阳明经脉“上耳前,过客主人”,其经筋“颊结于耳前”。又本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足少阳经脉“下耳后……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因此针本穴有疏风清热,通关利窍,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耳部多种疾患。
(4)眩晕、颈肿
用穴义:风火热邪,上扰清窍则眩晕;火热结聚于颈部则肿痛。本穴位于牙关,属阳明经,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其经脉循行于头、颈部,且与足少阳、足太阳等经交会,用本穴可清泄三经火热,治上证属热者。
《图翼》 中说下关穴治“耳鸣耳聋,痛痒出脓”。《铜人》 中说下关穴主治“偏风,口目歪,牙车脱臼”。《 甲乙经》中说“耳鸣耳聋配下关穴、阳溪穴、关冲穴、液门穴、阳关穴”。由此可见,如果能够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灵活运用下关穴,并辨证选择不同的配穴进行治疗,将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疗法】用食指、中指指腹每天按揉下关穴3~5分钟,可治疗口眼歪斜(用食指指腹按压下关,每次1~3分钟。)。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治10分钟,一天一次,可祛火聪耳,治疗耳鸣、耳聋。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下关穴3分钟,一天一次,可缓解治疗有热邪上扰所致的牙痛
【刺灸疗法】直刺0.5~1寸。
下关穴的位置:鬓角下,颧弓的下方。上牙齿疼痛:下关穴,上下牙齿疼痛:颊车穴。这两个穴位指压,或用皮肤针敲打都可以,用皮肤针敲打红或让它出点血,下关穴也是这样按揉一两百下,或用皮肤针敲打。
人体常用穴位高清图下载
常用病例施灸取穴参考表(完整版)下载
温馨提示:本站提供的医药、秘方、药方、穴位、针灸及诊断方法等均是收集而得,如需使用请先到专业中医药师处咨询方可使用,本站不对其负责。